董小姐不会有事|高尚|宦官|物议|凤凰男|天龙人

文/洛水钟鸣

(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)

看了这个标题,估计很多人不服:不可能,怎么会,那不是已经启动调查了吗?

确实,是启动调查了,等调查结束,董小姐大概率会失去当前的职位、学位、地位……但她绝不会沦落到普通人理解的那种“惨”的境地。

为什么?因为她的天龙家庭给她兜着底。

这可能就涉及大众一个常见的思维误区:什么叫“天龙人”?按常人理解,无非就是拥有一定的资源和地位,可以把这些资源和地位传承给儿女,罢了。

所以很多中产会有一种幻想:我通过我的努力,拼命往上爬,或许有朝一日,我也可以成为天龙人,也可以让我的儿女过上幸福的生活。

肖医生大概也是这样想的。然而现实告诉他,凭他这点实力,不出事他是专家,出了事他就是砖头,说扔就扔,说碎就碎,眼都不需要眨的。

君不见,就在事闹大了第二天,有关方面光速与他切割,一夜之间,荣华富贵,全都成泡影了。

而董小姐呢?舆论对她的关注,可比肖医生大多了吧?人家照样没啥事。

这就是虚假的天龙人和真实的天龙人的最大区别: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天龙人,不是看他能调动多少资源给孩子铺路,而是看他能给捅了多大娄子的孩子兜底。

能铺路的人很多,能兜底的人就少了。而这,恰恰就是天龙人和凤凰男的分野。

当然,又有人该说了,董小姐一人身兼五大社会痛点,物议鼎沸,这娄子可是捅上天了吧,天龙人也兜不住了吧?

那你就误会了。我且问你,什么叫物议鼎沸,哪里物议鼎沸了?

看看董小姐走的这条路,这是东汉察举制这种体系下才有的路。那么,在东汉那时候,啥叫物议鼎沸呢?

东汉桓灵之时,士族参奏宦官,宦官倒打一耙,让皇帝把一大批士族抓了起来,形成“党锢之祸”,这叫物议鼎沸。史书上也记载当时物议鼎沸。

但要注意,这个“物议鼎沸”,是士族在议,士族在沸,老百姓不知道这些事的。那么老百姓在干啥呢?

老百姓都信太平道了,都黄巾起义了,可是在朝廷眼里,这不叫物议鼎沸。老百姓的想法和声音,在士族看来,完全无足轻重,哪怕造反,那也不过是一群乱民,镇压就是了,谁也没想过、更不关心老百姓到底是咋想的。

类比一下,你还认为董小姐在意你们的声音吗?在她眼里,你我可能只是一群蝼蚁,被她不小心踩到了而已。她不嫌咱弄脏她的脚,都算讲道理了,你指望她反思、道歉、自罚?

“呵呵,一群傻×,不就这点破事吗,就知道揪着不放,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。算老娘倒霉!”

这大概是她目前的真实心理活动。

不过,说到这里,恐怕依然有人不服:咱现在可不是东汉呐,咱不搞门阀那一套。

那是,那是。咱不搞门阀,但咱有学阀呀。

所谓“学阀”,不用过多解释吧,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你和我都是二级教授,那么你儿子评副教授要发C刊,我正好有熟人,你找我打个招呼发一下,很正常吧?改天我的学生有成果要评奖,你正好是评审委员会的一员,照顾一下,也很正常吧?

你我甚至都不会认为这属于“学阀行为”啊。这不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吗?可是这个事一路发展下去,等你我“桃李满天下”了,这学术圈的事,还不就是咱俩“桃李春风一杯酒”了吗?

很多事,都是在这样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,身处其中的人,几乎不会从一开始就立志“我要当学阀”,只是人既然为人,人情世故是逃不开的。

毕竟,人性就是,每个人都倾向于把资源留给亲近的人、熟悉的人,而不是陌生的人、不相干的人。

哪怕你是小区门口摊煎饼果子的,你对门邻居来买煎饼果子,你是不是也乐意多加个鸡蛋?那么好,对学阀们来说,给熟人孩子安排个4+4,也不过就是加个鸡蛋的事。

好,说到这里,你是不是又该呼吁公平了?大家交一样的钱,就该吃一样的鸡蛋,上一样的学,剩下的,各凭本事发育?

理论上当然应该这样,可问题是谁来定义“本事”呢?

还是刚才的例子,一百个项目等着评审,评审委员会是七个人,你说,这七个人是学阀,他们的评审结果可能不公平,那你倒是想个更公平的法子?

找官方来监管?官方能比这七个人更懂?找公众来投票?公众能比这七个人更懂?

都不可能。你说这些学阀自私也好,跋扈也罢,他们至少是懂专业的,如果咱不比他们更懂,咱凭啥比他们更有发言权呢?

就连董小姐本人,她再水,起码比你我更懂胸外科和泌尿外科吧?她那不到30页的论文,除了页数不对,别的咱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吧?

这就是学阀之所以成为学阀的根基:他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术,所以他必然有话语权。除非社会不想要发展了,不想要进步了,否则,我们不可能摆脱他们。

那就只能指望学阀们道德高尚、善于自律了。可是这样一来,话又说回来了:学阀们很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不高尚。

毕竟,摊煎饼果子的给熟人加个鸡蛋,这有什么不高尚的呢?这话题到这就闭环了。

综上所述,至少从现阶段来看,学阀是会依然存在的,董小姐是会平安无事的,咱都放心吧。

放心?对,放心。

把一切功名心、进取心、责任心、以及关心,都放下。你是什么羊水里长起来的,自己没点数吗,还关心这?